緊湊到近乎機械的高中生活,像上了發(fā)條的鐘擺,精準而重復地搖晃著。每一天都被切割成整齊的方塊:清晨的奔跑、朗朗的早讀、喧鬧的食堂、密集的課程、安靜的晚自習。韓江雪像一株適應力極強的植物,迅速在這片新的土壤里扎下了根。
對她而言,學習的難度遠不及對抗這種重復帶來的倦怠感,于是,為自己尋找一點小小的樂趣,成了每日的必修課。這樂趣,除了和乖巧文靜的同桌周明珠分享零星心事外,便全部傾注在了——轉(zhuǎn)過身去,“逗弄”后座那個容易臉紅的第一名,高放。
這幾乎成了她的一種習慣性娛樂。她會拿著那些早已心知肚明的題目,假意去請教。目光卻并非落在演算紙上,而是貪婪地捕捉著他臉上每一絲細微的變化:思考時微微蹙起的、顯得格外認真的眉頭;講解時低垂的、睫毛投下淺淺陰影的眼瞼;還有那最讓她覺得“有趣”的——隨著講解深入,或是被她毫不避諱的目光盯得久了,而漸漸染上緋紅的耳根與臉頰。那抹紅色,如同滴入清水的墨,緩緩氤氳開來,是他冷靜自持外表下一絲難得的慌亂。他越是害羞,語速不自覺地加快,眼神開始閃爍甚至試圖躲避她的注視,她就越是產(chǎn)生一種惡作劇得逞般的快意,偏要一本正經(jīng)地、甚至帶著點兒“求知若渴”的神情繼續(xù)盯著,直到他幾乎要落荒而逃。
這成了枯燥學習生活中一抹鮮亮而有趣的調(diào)劑,她樂此不疲。
直到那個有些特殊的早晨。身體的不適讓她懶洋洋地不想挪去食堂,胃里空落落卻提不起食欲。她幾乎是下意識地轉(zhuǎn)過身,聲音因輕微的不適而帶上了一絲自己都未察覺的軟糯和依賴:“高放,可不可以幫我?guī)б粋€——”
“糖包子嗎?””
她的話音還未完全落下,他竟然就無比自然地接了上來,語氣篤定,流暢得沒有一絲猶豫和停頓,仿佛這個答案早已準備好,就等在她的話音后面。
韓江雪愣住了。所有的懶散和不適瞬間被一種巨大的驚訝取代。
她確信自己從未特意告訴過他。是巧合嗎?可他語氣那般肯定。難道……他觀察過?注意過自己每次在食堂買了什么?這個念頭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,在她心里漾開一圈又一圈的漣漪。她還沒來得及將疑問問出口,就撞上了他隨之揚起的笑臉。
那不再是平時被她逗弄時那種窘迫、靦腆、帶著些許無奈的笑。而是一種極其干凈、澄澈,甚至稱得上明朗的笑容,像破開晨霧的第一縷陽光,毫無雜質(zhì),直直地照進人心里。牙齒整齊潔白,嘴角上揚的弧度恰到好處,溫暖而明亮。尤其那雙總是習慣于低垂或閃躲的眼睛,此刻正看著她,仿佛盛著細碎的星光,清晰地映出了她瞬間錯愕的、有點傻氣的模樣。
那一瞬間,韓江雪的心像是被什么細微而尖銳的東西輕輕刺了一下,不疼,卻帶來一種陌生的、酥酥麻麻的悸動,迅速蔓延開來。她一時忘了言語,只是呆呆地看著那個笑容,直到它如同曝光過度的相片,帶著光暈,烙印般刻在了她的腦海里。
她暈乎乎地轉(zhuǎn)回身,趴在桌上,假裝休息。等待的幾分鐘變得格外漫長。身體的不適仿佛放大了所有的感官,那個笑容和那句“糖包子嗎”在她腦海里反復閃現(xiàn)、循環(huán)播放?!八趺磿??他是不是……也注意過我?”少女的心思像被春風突然吹亂的蛛絲,纖細、透明,卻一下子糾纏不清,裹住了心跳。一種微妙的、帶著點甜味的猜想悄悄滋生。
“給,你的糖包子。”他的聲音將她從紛亂思緒里拉回。
“這么快?”她幾乎是下意識回應,語氣里帶著一絲自己都未察覺的慌亂和……或許還有一絲不易捕捉的期待?。
“這不是怕你沒時間吃嘛?!彼卮鸬美硭斎?,仿佛這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小事。
女孩忽然有些手足無措了。先前“盯”著他的勇氣消失得無影無蹤。她不敢再像往常那樣直視他帶笑的眼睛,仿佛那光亮會灼人。匆匆接過那個白白胖胖、還冒著熱氣的包子,指尖甚至不小心碰到了他的手指,微熱的觸感讓她像被燙到一樣飛快地縮回手,胡亂地把零錢往他桌上一扔,就像只受驚的兔子般猛地轉(zhuǎn)過身去,心臟在胸腔里擂鼓般敲響,連一句最簡單的“謝謝”都忘了說。
只留下高放看著桌上散落的零錢,有些莫名地笑了笑,大概只覺得今天的韓江雪格外奇怪。
自那以后,有些事情悄然改變了,一種微妙的氛圍在韓江雪心里之間彌漫開來。。
韓江雪依舊會去找高放討論題目,但目的似乎不再那么“純粹”。目光卻不再敢長時間地、帶有戲謔意味地停留在他臉上,生怕再次觸碰到那種讓她心慌意亂、不知所措的明亮光芒。她甚至開始下意識地拉上周明珠一起轉(zhuǎn)身,仿佛好友的存在是一道安全的屏障,能幫她掩飾某種悄然滋生的、獨自面對時無法掌控的慌亂情緒。他們的話題,也不知不覺地從單純的數(shù)理化難題,擴展到了些許閑聊。
“高放,開學第一天我就看到你在看課外書,你很喜歡看書嗎?”有一次,她這樣問道,帶著真正的好奇。
“對啊,”提到書,高放的眼睛明顯亮了起來,那種靦腆似乎也褪去不少,“我從小就特別喜歡。文字有種很獨特的魅力,無論心情好壞,看看書都能讓心靜下來,覺得很愉悅,就像……就像探索一個不同的世界。”
“可是我們現(xiàn)在學習任務這么重,哪還有時間看‘閑書’呢?”韓江雪表示不解,甚至帶點她自己都沒意識到的、基于自身經(jīng)歷的評判,“我小時候看課外書,都被我媽直接把書撕了,她覺得那是不務正業(yè)?!?/p>
高放臉上立刻浮現(xiàn)出毫不掩飾的驚訝,甚至是一絲難以理解的痛惜:“你媽媽怎么這樣?書是有靈魂的。多看書不是為了考試,它能讓我們的內(nèi)心變得更強大,看問題的角度也會不一樣。而且,對寫作也很有幫助啊,那是我們表達自己的素材和底蘊?!?/p>
那一刻,韓江雪忽然沉默了。先前那點莫名的優(yōu)越感像被戳破的氣球,瞬間消散。
她清晰地感覺到一道無形的、深切的鴻溝橫亙在她與他之間。
她從小被灌輸?shù)睦砟钍恰爸R改變命運”,但這“知識”是極其功利的,僅限于課本、考綱和分數(shù)。一切與此無關的,都是“閑事”、“閑書”,是在浪費寶貴的、本該用于攀登命運階梯的時間。她的世界目標明確,路徑清晰,但也因此顯得單薄而直接,像一條筆直的高速公路,通往唯一的目的地——好大學。但也因此,這條路顯得單薄而直接,路兩旁似乎沒有別的風景。
而高放,他出身縣城,家境想必優(yōu)渥,更重要的是,他來自一個她無法想象的有“書香”氛圍的家庭。他閱讀,是為了內(nèi)心的愉悅和豐盈,是為了構建一個更廣闊的精神世界。那種從容、那種底蘊,是他自然而然流露出的“文藝”氣質(zhì)和沉靜眼神的來源。
那是她身上完全沒有、也從未被滋養(yǎng)過的東西。她所驕傲的“成績好”,在他所展現(xiàn)的另一種“富有”面前,突然顯得有點……蒼白和干癟。
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,混雜著驚訝、羨慕,以及一絲難以言喻的自卑和窘迫,悄悄地爬上心頭。她這個在成績單上從不服輸、永遠昂著頭的學霸,第一次在另一個維度上,感受到了自己的“貧瘠”和“差距”。
原來,人真的很容易被那些自己不曾擁有、而對方卻渾然天成的特質(zhì)所吸引。
但也正是這種吸引,伴隨著無聲的比較,悄悄地刺傷了她那層看似堅固的自信外殼。
韓江雪依舊會和高放說笑,但心底某個角落,那份因“糖包子”而萌動的、朦朧的好感,似乎也染上了一點復雜的、怯懦的顏色。她在他面前,不知不覺地收起了那份無所顧忌的張揚,不再是那個天不怕地不怕、敢隨意“逗弄”他的少女了。她開始下意識地,想要在他面前表現(xiàn)得更好,更“配得上”他所展現(xiàn)的那個世界,哪怕她還不甚明了,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