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開倉放糧了!開倉放糧了!”
隨著一聲聲嘶啞的吆喝,長安城崇仁坊的常平倉外,黑壓壓的人群如同潮水般涌動起來。衣衫襤褸的市民,拖家?guī)Э?,眼中閃著饑餓的綠光,拼命向前擁擠。維持秩序的“大齊”士兵,衣甲不整,手中的長矛更多是象征性地戳刺著,驅(qū)趕著瘋狂的人群。
倉庫的閘門緩緩升起,里面堆積如山的糧食,散發(fā)著令人垂涎的香氣。這是黃巢入主長安后,為了穩(wěn)定人心,彰顯“大齊”恩德,下令開倉賑濟的第五日。然而,最初的喜悅與秩序,早已被混亂和貪婪所取代。
“一人一斗米!都排好隊!敢亂哄哄者,格殺勿論!”一名穿著嶄新戎服的“大齊”小校,站在高處,聲嘶力竭地吼著。但他的話,很快被淹沒在鼎沸的人聲中。
“憑什么他們前面的人能領(lǐng)兩斗?老子排了半日,才給這么點!”
“就是!大齊皇帝不是說要均平富貴嗎?為何官吏家的狗都能吃肉,我們連口稠粥都喝不上?”
人群中爆發(fā)出不滿的怒吼,有人開始向前沖撞,秩序瞬間崩潰。士兵們起初還想阻攔,但見人群實在太多,勢不可擋,幾個領(lǐng)頭的士兵相視一眼,竟也悄悄加入了哄搶的行列。他們不僅搶米,更趁亂將倉庫中一些布匹、鹽巴等物資也往外搬。
這樣的場景,在長安城內(nèi)的多個賑濟點同時上演。黃巢的“仁政”,在執(zhí)行的最后一環(huán),變成了一場場混亂的劫掠。負責(zé)管理城中具體事務(wù)的尚書令趙璋,此刻正躲在自家府邸里,聽著屬下稟報各處的亂象,急得團團轉(zhuǎn),卻又無可奈何。他本就是被黃巢強行“錄用”的唐朝舊吏,手中并無實權(quán),空擔(dān)個虛名而已。
“大人,尚讓將軍的兵馬已經(jīng)把西市那邊的糧店給圍了,說是要‘征用’軍糧,店家稍有不從,便被打死當(dāng)場!”一名屬官連滾帶帶爬地進來稟報。
趙璋嘆了口氣,揮了揮手:“讓他們拿去吧。如今這長安城,誰拳頭大,誰就能做主?!彼闹醒┝粒S巢軍隊初入長安時,尚能維持表面秩序,但如今不過月余,各路“將軍”、“尚書”們便原形畢露,各自劃分勢力范圍,爭搶財貨人口,比當(dāng)初的唐朝貪官污吏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大齊政權(quán)的根基,正在從內(nèi)部被蛀空。
與此同時,曾經(jīng)象征無上權(quán)威的大明宮含元殿,此刻卻彌漫著一股濃郁的脂粉香氣和酒肉臭氣。黃巢今日在殿中設(shè)宴,款待一眾“開國功臣”。他高坐御座之上,身著十二章紋的“龍袍”,頭戴天平冠,倒也頗有幾分“帝王”氣象。然而,他緊繃的下頜線和時不時閃爍的眼神,卻暴露了他內(nèi)心的不安與焦躁。
殿下,他的舊部將領(lǐng)們正縱情聲色。右軍中尉孟楷,如今貴為大齊侍中,正摟著兩名從教坊搶來的歌姬,大肆調(diào)笑,酒水灑滿衣襟而不顧。另一位重要將領(lǐng),同平章事尚讓,則矜持一些,但與他對飲的,皆是長安城中有名的富商和昔日的小吏,眉宇間也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得意。
“陛下,臣近日又為陛下搜羅了幾名絕色,皆乃前唐宗室之女,尚是完璧?!泵峡弥婆d,高聲獻媚。他深知黃巢好色,尤其是對門第高貴的女子有種偏執(zhí)的占有欲。
黃巢聞言,眼中閃過一絲興趣,但隨即又沉下臉來:“宗室之女?哼,不過是一些沒落的鳳凰。我大齊富有四海,何愁無人?朕要的是天下歸一,是萬邦來朝!”
黃巢突然猛地一拍御案,金玉之聲讓殿中喧鬧為之一靜?!翱扇缃衲??長安之外,唐逆余孽蠢蠢欲動,田令孜在蜀地招募兵馬,鄭畋在鳳翔整頓軍備,連那河中府的鳥人王重榮,也蠢蠢欲動!”
殿中頓時安靜下來,只有角落里樂工們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演奏的靡靡之音。
“陛下息怒,”尚讓放下酒杯,起身道,“唐逆余孽,不過秋后螞蚱。鄭畋雖有些謀略,但鳳翔貧瘠,他能翻起什么大浪?至于王重榮,不過是見利忘義之輩,待我軍稍有空閑,臣愿為陛下提兵十萬,踏平他的河中!”
黃巢的臉色稍緩,看著尚讓,語氣稍霽:“尚將軍忠勇可嘉。不過,朝中也不能只顧征伐。糧草、兵甲、錢銀,這些都要跟上。朕聽聞,近日長安城中,對朕的糧政頗有微詞?”
尚讓眼神一凜,瞥了一眼趙璋的方向,后者縮了縮脖子。尚讓心中暗罵趙璋無能,口中卻道:“陛下,些許刁民,不勞陛下費心。不過是些不識大體的愚昧之徒,被唐逆余孽蠱惑罷了。臣已下令加強宵禁,若有散布謠言、煽動人心者,格殺勿論!”
“好!就該如此!”黃巢點頭,“我大齊的天下,是用刀劍打下來的,誰若是不服,就用刀劍讓他服!”
宴飲至黃昏,眾將醉醺醺地散去。黃巢獨坐御座之上,酒意上涌,心中卻愈發(fā)煩悶。他推開侍奉的宮女,走到殿門前,憑欄遠眺。長安城的夜景盡收眼底,昔日燈火璀璨、秩序井然的都城,如今卻有不少區(qū)域顯得昏暗而混亂。隱約間,似乎還能聽到一些遠處傳來的哭喊聲。
“傳……傳尚讓將軍,回來?!秉S巢對身邊的內(nèi)侍道,聲音帶著一絲疲憊。
內(nèi)侍領(lǐng)命而去。黃巢退回殿中,拿起御案上的一封密奏。那是他派往蜀地的細作傳回來的。密奏上只有寥寥數(shù)語:唐僖宗在田令孜的鼓動下,似有……似有反攻之意,蜀中征兵括餉,動靜頗大。
“田令孜……”黃巢念叨著這個名字,眼中閃過一絲濃重的殺意。就是這個宦官,屢次三番與他作對,當(dāng)年在長安,也是此人護著唐僖宗逃脫。
不多時,尚讓去而復(fù)返,酒已醒了大半,神色恭謹?shù)匦卸Y:“陛下召臣,有何吩咐?”
“尚將軍,蜀中消息,唐僖宗小兒,似乎不甘寂寞啊?!秉S巢將密奏扔給他。
尚讓看罷,眉頭緊鎖:“陛下,唐僖宗若真的敢出蜀,無異于自投羅網(wǎng)。蜀道艱難,我軍只需在險要之處設(shè)伏,便可將其一舉殲滅?!?/p>
“朕擔(dān)心的不是他出蜀,”黃巢搖了搖頭,“朕擔(dān)心的是,他在蜀中站穩(wěn)腳跟,整合了那些地方節(jié)度使。唇亡齒寒,那些墻頭草,若是見唐室有復(fù)興之兆,難保不會蠢蠢欲動?!彼D了頓,語氣陰冷,“鄭畋,不過是個開始?!?/p>
尚讓沉默片刻,道:“陛下所慮極是。當(dāng)務(wù)之急,是盡快穩(wěn)定長安,積蓄糧草,然后集中兵力,先滅鄭畋,再圖蜀中,最后掃平河?xùn)|、河北?!?/p>
“正是此理。”黃巢點頭,“朕聽聞,最近軍中怨氣頗大,可是糧餉發(fā)放出了問題?”
尚讓心中一跳,知道這事瞞不過黃巢,便據(jù)實以告:“回陛下,負責(zé)后勤的官員……多有失職,克扣軍餉,中飽私囊。臣已著手調(diào)查,嚴(yán)懲不貸?!?/p>
黃巢冷哼一聲:“這些貪官污吏,殺!殺到他們怕為止!我大齊的軍隊,是為守護朕、守護大齊江山而戰(zhàn)的,不是給他們當(dāng)豬狗使喚的!”
“臣明白?!?/p>
“還有,”黃巢話鋒一轉(zhuǎn),眼神銳利如刀,“尚將軍,你與孟楷,都是我之臂膀。但長安這潭水,深得很。你們二人,一文一武,當(dāng)精誠團結(jié),莫要……讓人看了笑話,有機可乘?!?/p>
尚讓心中一凜,知道黃巢是在敲打他。他與孟楷之間,確實因為權(quán)力和利益分配,產(chǎn)生了一些嫌隙。“陛下放心,臣與孟侍中,皆對陛下忠心耿耿,絕無二心?!?/p>
黃巢不置可否地“嗯”了一聲,揮手讓他退下。
夜更深了。黃巢獨自坐在空曠的大殿中,心中的不安如同陰影般蔓延。他總覺得,有什么大事要發(fā)生了。鄭畋在鳳翔的舉動,唐僖宗在蜀中的動作,甚至那些表面順從、實則各懷鬼胎的舊官僚和富商,都讓他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。
“傳令下去,讓各部將領(lǐng),嚴(yán)加防范。特別是對鳳翔方向,增加探哨,時刻監(jiān)視鄭畋的動向!”黃巢對空氣命令道,聲音在殿中回蕩,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。
而長安城內(nèi)的混亂,并未因黃巢的嚴(yán)令而有絲毫減緩。相反,隨著“大齊”官員和軍隊的日益驕橫,這種混亂在加速蔓延。
清晨,旭日東升,將一抹慘淡的光線投在長安城的屋瓦上。平康坊的一家綢緞莊前,幾個大齊士兵正圍著老板毆打。原因是老板藏了幾匹上好的蘇綢,不愿“獻”給他們。
“狗膽包天的東西!敢私藏貢品,想死不成?!”一名什長模樣的士兵,一腳踹在老板的心口,老板悶哼一聲,一口血吐了出來。
周圍的行人敢怒不敢言,紛紛加快腳步離開這是非之地。
這時,街角突然傳來一陣喧華,十幾個衣衫破爛的市民,手持木棍、菜刀,紅著眼睛沖了過來,為首一個老者,正是昨日在崇仁坊被搶了大部分糧食的里正。
“就是他們!這些天殺的丘八,搶了我們的口糧,還要殺人!跟他們拼了!”老者振臂一呼,帶著眾人便沖了上去。
那些大齊士兵沒想到竟有人敢反抗,一時愣住,竟被市民們沖散。但很快,他們便反應(yīng)過來,紛紛拔出腰刀。
“反了!反了!這些賤民要造反!”什長怪叫著,指揮手下反擊。鮮血很快染紅了街道。市民們雖然勇猛,但缺乏組織,很快便死傷慘重。那老者被一刀砍翻,倒在血泊之中,雙眼圓睜,死不瞑目。
這場小規(guī)模的沖突,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顆石子,雖然短暫,卻激起了更大的漣漪。長安城各個坊區(qū),因饑餓、因被欺壓而積壓的怒火,開始有了燎原之勢。一些不堪忍受的市民,開始秘密串聯(lián),一些被黃巢軍打壓得幾乎無法生存的小股唐軍殘部,也看到了機會,悄悄混入其中。
大齊政權(quán)在長安的統(tǒng)治,正從內(nèi)部開始腐爛、崩塌。而黃巢,還沉浸在自己“天命所歸”的迷夢中,對即將到來的更大危機,茫然無知。
在城南一處偏僻的陋巷里,一個頭發(fā)花白的老翁正蹲在門口,小心翼翼地用一把銹跡斑斑的銅勺,從一只缺了口的陶罐里舀出最后一點稀得能照見人影的粥,遞到旁邊一個面黃肌瘦的小童嘴邊。小童約莫七八歲,那雙大眼睛里已經(jīng)沒有了這個年紀(jì)該有的靈動,只有麻木和饑餓。
“阿翁,我……我不餓,你吃吧?!毙⊥穆曇艏毴粑抿?。
老翁的喉嚨里發(fā)出一聲類似嗚咽的嘆息,枯樹皮般的手輕輕撫摸著孩子的頭:“乖孫,阿翁吃過了,這是給你留的??斐裕粤瞬庞辛?。”
孩子這才慢慢張開嘴,吞咽著那幾乎沒有任何滋味的“食物”。老翁的目光渾濁而絕望,他身后的土坯房,門窗洞開,里面空蕩蕩的,能拿出去換吃的的東西,早就換光了。
這樣的場景,在長安城的每一個角落上演。
“賣水嘍!上好的南山泉水!一文錢一桶!”
一輛牛車緩緩駛過街道,車上的水商高聲吆喝著。在如今的長安,水,也成了一種緊俏的“商品”。井水大多被士兵或有權(quán)有勢的人家控制,普通市民想要喝水,只能購買這些“泉水”,或者去府衙組織的公共水站,但往往需要排很久的隊。
一個年輕婦人,提著個木桶,急匆匆地跑向牛車,卻被旁邊一個穿著“大齊”軍服的壯漢一把推開。
“滾開!沒長眼睛的婆娘!”壯漢罵罵咧咧,自顧自地舀了滿滿一桶水,扔下一枚銅錢,便揚長而去。
婦人跌坐在地,看著灑了一地的水,眼中涌出絕望的淚水。這水,是她準(zhǔn)備用來給病中的丈夫熬藥的。
這樣的欺辱,每天都在發(fā)生,沒有人再感到稀奇。長安,這座曾經(jīng)的世界中心,如今更像是一個巨大的、露天的磨坊,將所有生靈的尊嚴(yán)與希望,都投入其中,慢慢碾碎。
大明宮內(nèi),黃巢剛剛因為尚讓的匯報,對幾個“辦事不力”的官員施以了杖刑,空氣中似乎還彌漫著淡淡的血腥味。他需要這味道,來提醒所有人,誰是這里的主宰。
然而,他并不知道,在他自己的軍隊里,一種截然不同的情緒正在蔓延。一些士兵,在經(jīng)歷了最初的勝利狂歡和對長安財物的掠奪之后,開始感到迷茫和疲憊。他們中的許多人,不過是想在亂世中求一口飽飯,如今飯是暫時不愁了,但那種無休止的內(nèi)斗,以及黃巢越來越明顯的猜忌和多疑,讓他們感到心寒。
特別是尚讓的一些親兵,他們跟著尚讓南征北戰(zhàn),立下無數(shù)戰(zhàn)功,本以為能跟著黃巢共享富貴,卻沒想到,這“富貴”來得如此短暫和虛幻。長安的繁華,并不屬于他們這些泥腿子出身的士兵。他們在主帥府邸的陰影下,看著那些曾經(jīng)的戰(zhàn)友,因為一點點的賞賜就爭得頭破血流,看著那些文官們對他們指手畫腳,甚至克扣他們的糧餉,心中的不滿,如同地底的巖漿,在慢慢積蓄。
尚讓從大明宮回來,臉上沒有任何表情。黃巢的敲打,長安的亂象,如同一塊塊巨石壓在他的心頭。他回到自己的府邸,屏退左右,獨自坐在書房中。他面前的書案上,放著一封剛剛截獲的、從鳳翔方向傳來的密信抄本。信是鄭畋寫給某個河中將領(lǐng)的,信中分析了黃巢政權(quán)的種種弊端,并許以高官厚祿,勸其倒戈。
“鄭畋……”尚讓喃喃自語。他不得不承認,這個唐廷的忠臣,確實有些眼光。黃巢政權(quán)的問題,他何嘗不知?只是,他尚讓從一個鹽販,做到如今的大齊同平章事,已經(jīng)付出了太多。他不想,也不愿看到這個由他和黃巢共同締造的“事業(yè)”走向衰敗。
但現(xiàn)實,卻由不得他樂觀。
“將軍,門外有一個自稱是您舊識的客人,說有要事求見?!币幻H兵進來稟報,遞上一張名帖。
尚讓接過名帖,上面沒有一個字,只有一個小小的、用墨跡點出的“菊”字。
尚讓的瞳孔驟然收縮。這個標(biāo)記,他太熟悉了。那是他早年在鄉(xiāng)里,與一批志同道合的讀書人秘密聚會時,所用的聯(lián)絡(luò)符號。那些人都死了,或者說,在他跟著黃巢起事之后,便再無聯(lián)系。這個人,是怎么找到他的?又為何用這個標(biāo)記?
“帶他去偏廳,小心戒備?!鄙凶尦谅暤溃壑芯忾W爍。他起身,整理了一下衣冠,深吸一口氣,向偏廳走去。無論來人是誰,在這個風(fēng)雨飄搖的時刻,任何一點異常,都可能掀起軒然大波。
他推開偏廳的門,只見一個戴著斗笠、身披蓑衣的普通行商,正背對著他站在廳中。那人聽到開門聲,緩緩轉(zhuǎn)過身來,斗笠的陰影下,露出一張平平無奇的臉。
“閣下是?”尚讓開口,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警惕。
那人沒有回答,只是從懷中掏出一件小小的物事,托在掌心,伸到尚讓面前。
那是一枚磨損嚴(yán)重的玉佩,上面刻著一個模糊不清的“讓”字。
尚讓看到這枚玉佩,身體猛地一震,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。這枚玉佩,是他年少時,一位對他有救命之恩的恩公所贈。恩公一家,在他起事前,便已被地方官府構(gòu)陷,滿門抄斬。這枚玉佩,他以為早已失落,沒想到……
“你……你到底是誰?”尚讓的聲音有些沙啞。
那人緩緩抬起頭,斗笠的陰影滑落,露出一雙深邃而銳利的眼睛。他壓低了聲音,吐出幾個字:
“在下奉我家主人之命,特來為將軍,送一份前程,也為這長安的萬千生靈,送一份生機?!?/p>
那人從懷中取出一封密封的信件,遞給尚讓:“將軍看完此信,自然明白。我家主人說了,將軍乃是當(dāng)世俊杰,不應(yīng)與某些人為伍,最終遺臭萬年。大唐……尚有希望?!?/p>
尚讓接過信件,手指竟然有些顫抖。他沒有立刻拆開,而是死死盯著來人的臉,試圖從那張平凡的臉上,找出一些端倪。
然而,那人只是平靜地回望著他,眼神中帶著一種莫名的力量。
黃巢派出的使者,帶著尚讓最新的軍報和長安的“喜訊”——主要是關(guān)于處死了多少“刁民”和搜刮到了多少財貨——星夜兼程,趕往鳳翔,準(zhǔn)備向在那里“負隅頑抗”的鄭畋炫耀“大齊”的“赫赫天威”,并試圖再次勸降。
他們不知道的是,當(dāng)他們的馬蹄聲在官道上漸行漸遠時,一只信鴿,也從尚讓府中一間不起眼的屋舍里,撲棱棱地飛起,越過長安城高高的城墻,向著西北方向,那一片尚被唐軍控制的土地,振翅而去。信鴿腿上的小小竹管里,塞著一張紙條,上面只有七個字:
“長安亂,將心異,機在握?!?/p>